很多时候耳聋并不被大家重视,一般听不清什么的就随他去了,等到真的听不见了的时候才注意起来,才开始佩戴助听器。耳聋后佩戴助听器一定要尽早,但大家却对听力健康并不重视,特别是一些老年人,感觉听不清了也就是有点耳背,说话声音大一点就好了,完全没必要佩戴助听器,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戴了助听器后不美观,会别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,实际上都是你想多了,没那么多人关注你的,心态要放好。

助听器正常来说对耳朵没有伤害,也不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听力。配戴助听器之前,一定要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查体,检查耳道以及鼓膜的情况。完善纯音听力测定以及声导抗的检查,明确耳聋的性质以及听力损失的程度。到配戴助听器的专卖店,根据测试的结果,选择最合适的助听器。配戴助听器以后,专业的技术人员会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调试以及定期的维修。

选配助听器是一个专业、复杂的过程,大致要经过如下6个步骤:第一步,检查外耳道。看是否有耳道湿疹、耳漏或耳道畸形等;清洁耵聍,观察鼓膜的状态,初步了解听损的原因。第二步,做听力学检查。第三步,进行助听器的选配。第四步,助听器的调节。包括定制机的订单设计,耳模的设计制作,助听器频响的调节。第五步,助听器效果的评估。助听器佩戴后现立即可以做的效果评估方法包括真耳分析、声场环境助听听阈及言语分辨率测试。第六步,制定随访计划。

戴上助听器,并不是万事大吉了。开始戴助听器时,会不习惯,不舒适,尤其是听力下降已持续一段时间的朋友,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一般是1~3个月。第一步,戴上助听器,音量适宜,听听自己的声音,听听周围生活中各种熟悉的声音。第二步,适应了小范围内的声音后,可试着听大范围内的声音。第三步,去适应各种场合声音。原则为:先单调,后嘈杂;先室内,如厨房、客厅等,后室外,如菜场、商场等;先短时间配戴,慢慢适应,逐步延长时间,直至整天配戴。

助听器的结构:(1)麦克风:收集声音并转化成电波。(2)放大器:增加电波的强度。(3)接收器:刚好和麦克风相反,把增加的电能再转回成声波。(4)电源:小型电池。(5)外壳:保护内部结构。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,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,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,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,而感觉到声音。为听障者带来很大便利。以上便是为大家介绍的的助听器的种类和结构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