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上助听器,并不是万事大吉了。开始戴助听器时,会不习惯,不舒适,尤其是听力下降已持续一段时间的朋友,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一般是1~3个月。第一步,戴上助听器,音量适宜,听听自己的声音,听听周围生活中各种熟悉的声音。第二步,适应了小范围内的声音后,可试着听大范围内的声音。第三步,去适应各种场合声音。原则为:先单调,后嘈杂;先室内,如厨房、客厅等,后室外,如菜场、商场等;先短时间配戴,慢慢适应,逐步延长时间,直至整天配戴。

不适合佩戴隐形助听器的情况有哪些?1.婴幼儿,婴幼儿的外耳道还未停止发育,并且外耳道常常很细,因此并不能达到隐蔽效果,还容易掉出。2.老人,由于隐形助听器体积很小,老人不方便取戴和更换电池。3.中耳炎发作期,隐形助听器也是定制机的一种,中耳发作期流脓流水,容易损坏助听器。粘性耳屎,容易堵塞出声口。4.听力损失严重,隐形助听器功率一般比较小,听力损失严重到超出使用范围就无法佩戴。5.外耳道畸形或做过手术。隐形助听器很小,如果外耳道内部有术腔,助听器容易掉入。

耳聋佩戴助听器可以达到正常的听力水平吗?不能,确实不能,哪怕是再高端的机子也做不到,起码以目前的技术而言是不可能的,无论什么样的助听器都是无法代替真耳的,会存在一定的失真率,不少患者之所以会对助听器失望就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这一点,在购买助听器前对其的心里期望值过高导致的。虽然佩戴助听器不能达到正常的听力水平,但是助听效果还是可控的,话虽这么说,其实助听效果还是和很多因素挂钩的,比如患者的听损程度,听损时长等等。

耳聋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困扰,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,但给生活,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,甚至因为耳聋引发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。听障患者耳聋首先会想到依赖助听器。殊不知,助听器可帮助患者暂时缓解耳聋的困扰,却忽略了后期带来的的巨大危害。助听器的配戴主要是保存现有听力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。如果不使用任何的干预措施,听力下降可能会越来越重。助听器夜间睡眠时可以摘下,关闭,也有可能长时间配戴,对耳道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。

老年耳聋选配助听器要注意什么?要到专门的听力中心,找专业的验配师检测听力,调校助听器。不可随意在商店、药房买来戴上,或仅凭主观感觉来选择助听器。有合理的期望值。再贵的助听器也不如您原来的耳朵好,但它可以帮助您克服大部分困难。如果您的期望值过高,势必导致拒绝它,也就无法得到它的帮助。重视适应期训练。刚带上助听器,您会觉得周围太吵,人多说话听不清楚,听到声音有些变调,这都是常见的。如果能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,认真进行适应期的训练,这些不舒服都是可以得到克服的。